PFOS(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中文稱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或全氟辛烷磺酸鹽。由全氟化酸性硫酸基酸中完全氟化的陰離子組成并以陰離子形式存在于鹽、衍生體和聚合體中。 2009年5月舉行的《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POPs公約)第四次締約方大會(COP4)將PFOS列入公約,在全球范圍內禁止使用。隨后,在2010年8月24日,歐盟發布757/2010/EU,將PFOS納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法規850/2004/EC附件I中管控。目前,索尼、松下、微軟和三星等全球知名企業均已開始管控PFOS。
法規 | 管控要求 |
歐盟關于持久性
有機污染物的法規 | 1.物質或混合物中PFOS的濃度大于10mg/kg (質量百分比0.001%)時, 不能生產、投放市場或使用; 2.半成品、物品或物品部件中PFOS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等于或者大于0.1%時,不能生產、投放市場或使用; 3.紡織品或其它涂層材料中PFOS的含量等于或者大于1μg/m2時, 不能生產、投放市場或使用。 |
POPs公約 | 具體要求同上 |
風險分析
PFOS相關化學品主要包含了三個應用領域:
1. 表面處理,特殊應用包括衣服和皮革的護理,纖維/室內裝潢,以及地毯等;
2. 紙張保護,特殊應用包括食品接觸材料、非食品接觸材料;
3. 專門工業、商業和消費品領域,特殊應用包括防火泡沫、礦井和油井表面活性劑、金屬電鍍和電子腐蝕槽的抑酸霧劑,液壓液體劑、堿性清洗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