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國內紡織服裝行業景氣度有所上升,服裝銷售市場有所回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紡織服裝檢測市場。2019年中國紡織服裝檢驗檢測行業營收規模在53.06億元左右,同比下降0.3%;2019年,中國服裝檢驗檢測市場規模為29.55億元左右,同比下降2.8%。
服務檢驗檢測機構數量下滑
服裝檢驗檢測是指檢驗檢測機構接受產品生產商或產品用戶的委托,綜合運用科學方法及專業技術對某種產品的質量、安全、性能、環保等方面進行質量檢驗檢測,出具質量檢驗檢測報告,從而評定該種產品是否達到政府、行業和用戶要求的質量、安全、性能及法規等方面的標準。
按照是否強制檢測劃分,可將檢測行業劃分出強制性市場和自愿性市場;按照被檢測產品的最終用途劃分,檢測行業可以分為外貿相關的檢測和內需相關的檢測;按行業參與者劃分,為政府檢測機構檢測、企業內部實驗室檢測與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三類。
服裝檢測內容包括:服裝號型、原材料(面料、里料、輔料、縫線、紐扣等)、經緯紗向技術、對條對格、拼接要求、色差、外觀疵點、縫制要求、成品主要部位規格極限偏差、理化性能要求、色牢度、起毛起球、縫制強力、甲醛含量及產品標識的評定等。
根據2018年度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簡報數據,截至2018年底,國內紡織服務行業檢驗檢測機構數量為457家,較2017年減少38家,同比下降7.7%。
目前國內紡織服裝檢測機構中已經建設有五個國家級質檢中心,此外,國內還有眾多民營服裝檢驗檢測機構、外資檢驗檢測機構提供服裝檢驗檢測服務,包括中紡標、天紡標、華測檢測、ITS檢測、SGS集團等機構。
企業營收放緩
目前,國內服裝檢驗檢測行業整體規模仍然較小,主要由于消費者對于服裝產品檢驗檢測認證意識淡薄,同時服裝生產企業為了節約成本,一般在產品生產階段不會主動申請檢驗檢測,一般只有產品上架電商平臺、商超或進行出口貿易時,才會進行產品檢測檢驗認證。
根據歷年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簡報數據,2015-2017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檢驗檢測機構營收持續增長,在2018年出現大幅下滑。2018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檢驗檢測機構營收為53.22億元,同比下降12.9%。
2018年中國紡織服裝檢驗檢測市場營收大幅下滑,一方面是由于2018年服裝銷售市場不景氣導致,另一方是由于國家開展認證認可機構排查清理工作,紡織服裝檢驗檢測機構數量下滑導致。
2019年上半年,國內紡織服裝行業景氣度有所上升,服裝銷售市場有所回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紡織服裝檢測市場。預測2019年中國紡織服裝檢驗檢測行業營收規模在53.06億元左右,同比下降0.3%。
根據國際貿易組織公布的歷年世界貿易統計數據,近年來,中國服裝貿易在紡織服裝貿易總額中的占比呈下降趨勢。2018年,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額為1185億美元,服裝出口貿易額為1578億美元,服裝出口額占比為57.1%,預測2019年將下降至55.7%。
按此比例測算,2018年,中國服裝檢驗檢測市場規模為30.39億元,同比下降15.7%;2019年,中國服裝檢驗檢測市場規模為29.55億元左右,同比下降2.8%。
在服裝檢驗檢測早期,行業檢驗檢測機構主要以國有檢測機構為主,主要承擔商檢、質檢等要求強制性檢驗檢測業務居多。
隨著國內檢驗檢測市場放開,民營檢驗檢測機構參與比例快速上升。同時伴隨服裝市場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生產企業、銷售貿易企業委托服務檢驗檢測機構檢測占比逐年上升,成為市場主流。
從檢驗檢測市場業務委托結構來看,2018年,全行業檢驗檢測業務來源中,社會委托的檢驗檢測報告3.76億份,同比去年增長24.8%,占比87.7%;僅有0.25億份報告來自政府指令性任務,占比5.9%,較去年下降43.7%。表明我國檢驗檢測市場進一步成熟,政府導向式的市場色彩進一步淡化。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檢驗檢測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